从特朗普时代起,美国就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限制,试图通过“掐脖子”的方式来阻碍中国的发展。拜登上台后,对于特朗普实行的政策更是进一步加强。但事实上,类似的禁令在航天领域实施已久。早在2011年美国就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通过“沃尔夫条款”,全面禁止中美在航天领域的合作。 然而,从火星探测器“祝融号”成功着陆到中国进驻自家空间站后,美国彻底急眼了。就连美国媒体也认为,美国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国航天业的发展。
01 美国航天局的强势作风 在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后,欧洲航天局开始反思自己的需要,放下以往的架子,积极向中国提出申请,希望在2022年把宇航员送到中国的空间站。然而,美国的态度非常引人关注。即便心里很着急,美国的态度仍然十分强硬。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航天局局长尼尔森日前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表明态度,他支持“沃尔夫条款”的永久性,这意味着美方国际空间站永不对华开放。他认为中国近年来积极布局航天产业,已经威胁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尼尔森强调,国会已同意将美国宇航局用于月球着陆器研发的预算提高到8.5亿美元,但他认为预算还不够,美国宇航局需要更多资金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尼尔森还告诉记者,美国宇航局明年将把预算用于发射5个项目,建造小型月球空间站。争取在2024以前完成载人航天工程,将航天员送上月球并成功返回,建立常驻机制,为未来载人登月铺平道路。
02 中国根本不屑与美国在航天领域PK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为美国宇航局局长之前,尼尔森做了18年的律师,是众议院议员。和美国大多数政客一样,他以“中国威胁论”为由向国会要钱。此前,他还多次发表言论针对中国,声称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正受到中国的挑战,因此需要时刻“密切关注中国”。
事实上,他的言论是根本错误的。首先,中国根本没有心思针对美国。在了解了他们的态度之后,中国从来没有想过要参与美国国际空间站项目,今后也不会想参与。他们所谓的“沃尔夫条款”对中国来说是一张废纸。而且大家也知道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在2024年就会“退休”,到时中国的空间站或将是唯一一个。
其次,中国无意挑战任何国家,美方也不是太空领袖。到目前为止,一些美国政客心中仍然抱着“冷战”思维,这是可悲的。更重要的是,中国根本就不关心美国宇航局向国会要钱发展航天技术。只是没有必要以中国为借口,故意制造一些舆论新闻。毕竟,没有人能为中美在任何领域的误判承担责任。 (文/月七) 免责声明:本文由《东方之星》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福建海峡消费报 天津印刷厂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人脉网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