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人脉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人脉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脉网公众号

人脉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小时候,爸妈防着孩子沉迷电子设备,长了大,子女也担心父母上网成瘾

2021-09-15 发布于 人脉网

互联网时代,鱼龙混杂的含义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新消费领域,各种与“健康”相关的概念始终打着“高大上”的旗号,收割消费者的智商。如网络平台上遍布的“负离子水”、“排毒泡脚桶”、“口服胶原蛋白”、“口服玻尿酸”,以及“轻松甩掉小肚腩、大象腿”的疯狂甩脂瘦身机,和“一边吃、一边瘦”、“有效减肥不反弹”的代餐奶昔、代餐棒等……

直播电商从业者、营销顾问王福分析到,这些之所以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割到消费者,其实是“信息差”在作怪。在王福看来,信息差是割韭菜的本质。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一些未知的新领域、新行业会成为智商税收割的首选场景。究其原因,在于当消费者对某行业有所了解后,减少了信息差,也就失去了割韭菜的先天优势。

在业内看来,“割韭菜”的本质是一样的,不过是每个行业的话术不一样。互联网,则成为这些智商税黑话的发酵平台。除了抖快等直播上种种售卖话术,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也都分布着自己的“代表性产品”。王福表示,不管是割韭菜也好,还是“填坑”也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顺应某种人性的做法,“如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

而《时代邮刊》中指出,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过量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难题,许多被刻意放大的焦虑,也催生了智商税的市场。

多虑了!网络诈骗不收割“网瘾老人”,而是孤独青年人|钛度图闻

小时候,爸妈防着孩子沉迷电子设备,长了大,子女也担心父母上网成瘾。

http://www.wnfcw.cn/1308173.html http://www.wnfcw.cn/1308405.html http://www.wnfcw.cn/1308575.html http://www.wnfcw.cn/1308576.html http://www.wnfcw.cn/1308677.html http://www.wnfcw.cn/1308678.html http://www.wnfcw.cn/1308679.html http://www.wnfcw.cn/1309382.html http://www.wnfcw.cn/1309433.html http://www.wnfcw.cn/1314599.html

已有具体数据支撑这一担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研显示,全国网民日均上网市场为3.74小时,而51%的中老年群体日均上网市场超过4个小时。另一份《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报告中披露,0.19%的老人在趣头条APP上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人在手机网络上呈现极致孤独的生活状态,几乎全天候生活在移动网络上。

担心互联网收割网瘾父母,主要是怕新型网络诈骗开始把目光投向日益壮大的老年网民,加上受到网络诈骗的无助老人不时出现在公众视野,如何建设中国数字包容的老龄化社会愈加受到国家重视。

但数据显示,在各类诈骗案件中,40岁以上人群占比都低于该年龄段的网民比例,仅有低价利诱诈骗与金融信用诈骗老年群体容易中招。腾讯110举报数据分析显示,男性,尤其在20-39岁之间才是网络诈骗的高危人群,他们在色情、交友两个方面被骗可能性高,TGI指数均超过120,而此类诈骗,女性被诈骗的可能性较低。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人脉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人脉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人脉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人脉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