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交友 中国企业开始减少接单,全球供应链面临紧张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受最近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中国制造商开始拒绝接受新订单,甚至考虑暂时停止生产,等待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正常。
比如,总部位于广东中山的吸力王电器有限公司,5月中旬宣布暂时停止接受新的订单,并要求客户等两周后再议价,因为价格波动太大。该公司称,自4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金属、玻璃和开关的价格大幅上涨。 中国制造商推迟接单及减产,希望挨过原料成本急升的时期,以免蒙受重大损失。但与此同时,西方消费者正因疫情减缓、经济开放和政府纾困措施而扩大消费,从单车到笔记本电脑在内的各种商品订单均已大幅增加,这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压力,推高了原材料价格。 中国制造的成本上升已经成为困扰全球产业链的一个关键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三个,原材料价格飙升、工人短缺以及环保成本增加。 中国制造商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包括许多向欧美市场销售产品的企业。虽然中国一些企业可以把成本转嫁给海外买家,但影响仍然很大,尤其很难将产品价格提高到足以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程度。这种情况下,中国一些企业只能减缓接单。 此举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并导致西方面临更严重的通胀。欧美需求复苏极其依赖中国制造的供应,如果中国减少供应,恐将给西方带来更大的通胀风险。
中国与全球供应链 中国目前在世界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中占据最大的份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份报告的定义,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占比从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一年)的13.9%上升到2018年的26.9%。这一份额超过了排在其后的五大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国的总和。 显然,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出口中已经做到了极致。所以中国的目标就是在生产高科技产品方面向价值链上游移动,与美国等西方技术强国竞争,这也是这几年中美贸易战的核心。
现代产品通常包含关键部件或复杂材料,需要专门的技术技能来制造。一个单一的公司很难拥有自己生产一切的能力。 比如,汽车制造商不具备在导航系统中生产触摸屏的能力,也不具备控制引擎、转向以及电动窗和照明等功能的芯片的能力。 现代制造商都在往专精方向发展,只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领域而不是大而全,这样最有效率,但是也增大了供应中断的风险。目前,全球绝大多数跨国制造商都对中国的部分产品或半成品有依赖。这也反映了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 目前,中国的发展方向就是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上游前进,具有在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而不是上游被发达国家卡脖子,下游被原材料上涨侵蚀利润。随着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人工成本提高,这是中国必走之路,未来国际产业链上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人脉网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