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带动了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但由于供需不对等,行业缺口巨大。与此同时,百度、小米等巨头下场造车,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未来几年,关于动力电池产能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作者 | 潘涛 编辑 | 罗丽娟 “市场扩大得太快,所以(电池)供不应求。” 多位电池行业相关人士,都向全天候科技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刺激了对供应链的需求,但也给后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曾经因为缺少芯片,包括大众、福特、蔚来在内的多家车企都曾被迫停产。如今,芯片的短缺还没解决,占据电动车将近4成成本的电池,也陷入了“粮荒”。 “从去年开始,头部的五六家电池企业就几乎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国轩高科员工章节透露,特别是对于热门车型的供应,例如五菱宏光nimi,生产线都是24小时在运转。 早在今年5月的一场股东大会上,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就曾抱怨,“客户催货真的受不了了。” 如今,电池的缺口非但没有补上,且有蔓延之势。在刚刚过去的成都车展上,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动力电池的产能缺口在30%到50%,并且预测一直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都将比较紧张。 “缺电”,让新能源汽车整体陷入又一个困局。 尤其对于头部车企来说,即便电池供应商的生产线24小时连轴运转,或也难以满足其需求。而对于话语权较小的新势力来说,能否保证供应,已经关乎能否继续存活。 1 缺口在放大 “上汽的董事长都需要专门找宁德时代锁定产能。” 在章节看来,虽然关于“为了顺利拿到电池,何小鹏在宁德时代蹲守一个星期”的消息,已经被何小鹏本人辟谣,但这样的做法在业界再正常不过了。 在宁德时代,车企通常通过包产线的形式获得产能。曾在宁德时代工作的许建透露,虽然小鹏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居前列,但总的量并不多,所以优先级不高;而蔚来因为态度更加激进,“会上很多新东西,有噱头,也更容易拿到。” 当市场存在产能缺口,供应商有限的生产线自然更倾向于“大客户”。“比较有话语权的还是上汽、广汽这些传统巨头。”许建向全天候科技透露。 纯电车型的核心是电池,新造车为了降低成本也必须从电池入手。 今年3月,小鹏P7的磷酸铁锂电池版推出,但难点除了续航,还有电池供应挑战。何小鹏当时指出,除了汽车芯片,电池电芯也面临短缺,且需要一个季度的时间来爬坡。 但进入9月,又碰上改款的G3i以及P5即将交付。何小鹏甚至放下豪言称,随着肇庆工厂进一步释放产能,其四季度单月交付量有望达到15000台。
小鹏P5 来源:小鹏汽车官网 为了满足更多“用电”需求,小鹏亟需寻找新的电池供应商。 http://www.wnfcw.cn/1436576.html http://www.wnfcw.cn/1436581.html http://www.wnfcw.cn/1436585.html http://www.wnfcw.cn/1436587.html http://www.wnfcw.cn/1436590.html http://www.wnfcw.cn/1436593.html http://www.wnfcw.cn/1436597.html http://www.wnfcw.cn/1436600.html http://www.wnfcw.cn/1436602.html http://www.wnfcw.cn/1451696.html9月6日,有外媒报道称,SK Innovation已经和小鹏达成合作,将为小鹏供应镍含量达80%的镍钴锰电池。报道显示,早在7月双方就签订了电池供应协议,SK Innovation在广东惠州工厂生产的电池将供应给小鹏,该工厂目前已经开启了量产。 实际上,即便是新造车巨头也没有好过多少。早在2018年,因为松下电池产能爬坡,特斯拉Model 3的量产就曾陷入停滞。如今,特斯拉的Cybertruck、Roadster 2、Semi等车型又因为“4680”电池难产而跳票。同样被动。 马斯克在今年1月的财报会上也表达了对电池产能的悲观,“即使电池供应商以最大速度生产,2022年及以后电池供应仍将严重短缺。”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人脉网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