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hone 13问世了,苹果前CEO乔布斯已逝世整整10年。10年间,苹果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并且依旧主导着智能手机市场。 对于乔布斯而言,从1976年创办苹果到今天,他用了近40年把苹果打造成全球最成功的科技企业。 无论是在硅谷还是中国,乔布斯是很多互联网创业者追随与模仿的对象。 而在十年前,即使是乔布斯,也可能不会预料到,科技行业版图的变化如此巨大——在商业、技术成就上,中国公司已经可以和硅谷一争高低。 从仰望到平视 中国科技企业在乔布斯开创的一系列创新模式下同样受益不浅:iPhone下的应用经济真正开启了全球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与中国供应链的深厚关系又推动了后者长足发展。 一大批源自中国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诞生、崛起,走向世界并获得成功。 这种成功的结果令人侧目,期间在2016年,小米雷军的形象登上英国版《连线》英国版杂志封面,并配以标题《是时候“山寨”中国了》(It's time to copy China)。
图片来源:Wired UK 那时候,雷军就强调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不是“卖手机的”。 也有人在当时持怀疑态度,惠普前CEO卡莉·菲奥莉娜同年就坚称,“中国人没有创业精神,也没有创新意识,还很‘缺乏想象力’”,她对中国的印象仍然还是“山寨和盗窃”。 人们的争论和怀疑事出有因,在十年之前,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们的创业模式都非常简单:模仿硅谷。包括阿里巴巴、百度、微博、美团、滴滴、人人网……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在美国找到早期商业原型。 大部分创业者也毫不避讳,他们会公开宣称“我们就是中国版的XXX”。
维基百科的“Copy to China”词条。 如今,这一论调已经鲜少提及。与硅谷同期的技术和服务相比,中国产品的易用性和品质更加优异,更具备创新性。 即使在最初是以美国的某个原型概念而做的,现在也基本找不到在模式及规模上与之对应的美国公司,比如美团、支付宝等。 从最近十年兴起的互联网趋势来看,无论是短视频领域的抖音、快手,移动支付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生鲜电商的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以及直播带货、内容分发、社交电商等业态,几乎都是最先在中国孕育壮大。 “在中国,创业者‘克隆’美国应用然后迅速扩张,甚至达到与美国原版也无法比拟的地步,而创新的模式又在创造新的独角兽。” 咨询公司Gartner分析师Liz Flora称。 早期依靠复制硅谷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创业者,已经在研究自己的方向和模式。 以前,硅谷公司来到中国一度是冲着这里的市场,如今也开始利用其洞察。至今,从媒体、VC到咨询公司,许多机构都在中国设有“情报站”以跟上最新的趋势。 “Copy from China”的兴起 “中国互联网已经成长出一大批在美国找不到对标的大型公司和创新模式”,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创业者的共识,反过来,我们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Copy from China”的例子: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人脉网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