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作者|紫宸 来源|灵魂有香气的女子(ID:lixiaoyilhyxqdnz) 1 有条消息上了微博热搜第一,虽然很快就被李湘王岳伦的风浪淹没,却触动了我。 河南商丘,39岁的陈先生做了一个让旁人觉得难以理解的决定:复婚。 原因是,前妻谢女士患了尿毒症。 两人2012年结婚。 陈先生是当地交通局一名普通职工,谢女士开一家内衣店。 他们曾经很相爱,只是被生活的琐碎磨得彻底没了心情,没熬过七年之痒,2019年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之后,负气去民政局换了本儿。 谁都没想到,分开第二年,谢女士身体不舒服,去郑州的大医院一查,竟是尿毒症。 谢女士性格要强,自己咬牙扛了下来,但陈先生还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了这回事。 他心里很难过,五味杂陈,本能地想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去陪她,但毕竟没有了婚姻关系的牵绊,就没有了法律上的权责义务。 以前妻的性子,是不会接受怜悯的。 往事一幕幕涌起,陈先生决定“名正言顺”承担她的余生。 陈先生托了熟人去跟谢女士提复合,但她不肯,不愿意拖累别人,自尊心也不允许她答应。 陈先生就自己去求婚,态度决然。 一再的坚持下,谢女士终于同意。 陈先生说,自己并不是个伟大的人,不会做什么惊人的事,这些就是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而已。 现在谢女士靠透析维系生命,每月医疗费6000元左右。 医生说最好做肾移植,但费用要80多万。 这笔钱对于一个存款不多的小城市普通人家,不是小数目。 陈先生白天上班晚上做代驾,一点点攒着移植费。 钱之外,匹配的肾源更是难事。 陈先生说,如果能配型成功,自己愿意把一颗肾捐给她,延长她的生命。 当地民政部门和社区正在为这对夫妻申请救助,也有热心人捐赠,虽然杯水车薪,但陈先生感恩而乐观,他相信妻子一定会好。 采访镜头里,妻子一直在落泪,说:有他在身边,我特别有安全感。 2 纪实节目《寻情记》,不久前也拍过一对充满争议的夫妻。 杨楠,农村家庭出来的女孩,从小要强上进,厚厚的获奖证书见证着她一路的优秀。 她考上了本科、研究生,又如愿考入上海交大,读到光学工程博士。 在学校,她遇到了同样是博士的老乡张海(化名)。 家境相似、学历相当,顺理成章,爱情事业都完美。 图源《寻情记》,下同 这是一桩让所有人满意的婚姻。 婚后张海也很体贴,直到一个毫无征兆的消息砸来:杨楠查出了肝癌。 最初,张海照顾还算细心,为妻子看病还借过钱,杨楠很感动。 但5年了,杨楠的病情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严重了。 这几年,丈夫对她的态度,也一天一天冷却直至凝固。 他开始玩消失,联系不上,每个月会打过来两三千块钱医药费。 到了近两年,连医药费也不掏了。 杨楠最难过的是,丈夫根本不是走投无路——他如今在一所高校担任副教授,虽不是大富大贵,至少收入稳定。 变了的,是心。 张海对病恹恹的妻子开始变得不耐烦,甚至恶毒诅咒她“快点去死”。 最终还是杨楠求助了电视台,才跟已经有名无实的丈夫见了一面。 面对节目组的镜头,张海说,自己并不是个冷漠无情的人,离婚导火索是过年的时候回老家,大年初一,母亲喊妻子吃饭,妻子说身体难受不想吃。 母亲就唠叨了她几句,妻子突然发火,不管不顾回了娘家。 张海老家的规矩是年初一回娘家遭人笑话,觉得她伤了自己和父母的面子。 说到最敏感的治疗费用,张海辩解,自己在这方面从来没有亏待过妻子。 6年里,给了杨楠20多万生活补贴,决定离婚后才没有再给钱。 对这个说法,杨楠并不认同。 那20万里,包括这些年夫妻俩的日常生活开支,真正属于治疗费用的部分也就4万多元。 这几年治病花了30多万,基本是父母和哥哥辛苦打工挣的,拿来贴补了自己。 电视台主持人在安慰杨楠 年迈的父亲痛心又束手无策 图源:河南公共频道 “大年初一回娘家”事件,杨楠说当时自己不舒服只想躺着,可是婆婆不肯饶过,一直在絮叨。 这件事不是离婚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是那么赤裸——换肝要80万,他不想再耗钱了。 你会发现,在两个人口中,一件事可以被描述得那么不同。 张海也有他的委屈,父母已经70多岁,早就想抱孙子,自己也40多岁了,杨楠的病看不见希望,总不能人财两空。 在酒店,张海紧紧捉住杨楠的胳膊哀求:如果你这次放我一马,以后我会想办法帮你。 杨楠泪奔:我只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的好,不想拖累你,我没有那么歹毒,但我想活着!虽然不能活得像你这么五彩斑斓,不能学以致用…… 动情处,张海把杨楠抱进怀里。 你以为小团圆了?呵呵吧。 短暂的情感爆发之后,张海以川剧变脸的速度直戳老问题:要离婚。 杨楠也瞬间恢复冷静:以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不会草率离婚。 男人信誓旦旦:离了婚之后,还是会把你接回老家照顾。 女人果断打脸:没离都对我这样,离了还能有一丝顾念? 这场拉锯战没有结局,疲惫至极的杨楠同意离婚,条件是要求张海帮自己还清债务,治疗费加信用卡账单一共50万元。 张海权衡许久,说自己最多承担30万。 共识还是没有达成,旧日的恩爱夫妻,决定走最后一步,诉诸法律解决。 3 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看,心情复杂翻倍。 有个网友留言说: 如果我是那两个患病的女主,不会苦苦挽留,也不会同意前夫复婚的请求,不拖累别人。毕竟,不管人生曾经怎样繁华或落寞,终归有一段路是要自己走的。 的确,徘徊在疾病和死亡的边缘上,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依然有活蹦乱跳时的骨气和心劲。 趋利避害,求生畏死,是人性最低处的本能。 如果患过病、失过业、遇过坎、求过人,多少都体会过妥协的滋味。 有人说,久病才知谁爱你,深醉才知你爱谁。 当生老病死的铁骑踏过,那些深夜酒醉时念过的名字、情绪起伏时拨出的电话,都变得轻飘飘毫无分量。 谁肯守在你病床前,端水喂饭,取药交费,才是感情真刀真枪的考核。 山东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胆外二科主任刘军,讲过这么一段见闻: 他从医的几十年,鲜少碰到丈夫给妻子捐肝的病例。 一般来说,父母给孩子捐的多。 孩子给父母捐的,兄弟姐妹、夫妻之间捐的都比较少。 再划个重点:夫妻间,是妻子捐给丈夫的多。 这位资深医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在刚主刀做完一场手术后。 从一个男人身上切取约480克肝脏,移植到他妻子体内。 女患者47岁,丈夫50岁,相濡以沫多年,是夫妻更是亲人。 虽然这对夫妻的情况在数量上占绝对少数,但还是让人真切被感动。 同样,广东中山三院的医生也看见,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中,大部分患儿的供体是妈妈。 三个原因很明显:第一,母子/女之间天然有医学上的优势;第二,伦理关系上妈妈是最亲的人;第三,男性肝脏偏厚,加上抽烟喝酒的多,很多人不达标。 第四个原因是,根据规定,肝移植必须征得供肝者配偶、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同意。 也就是说,身为妈妈的女性,她的付出和牺牲,更被家人包括自己看作“理应如此”。 另一点,妻子救丈夫的多、妈妈救孩子的多,这两个“单项奔赴”有现实逻辑:传统家庭结构中,爸爸往往是相对有力的家庭支柱。 换句话说,多数爸爸的收入比妈妈高(多数,勿杠,杠就你对)。 做这样的选择,让整个家庭利益最大化、能走得更稳。 前提是,这位男主人对妻儿有不离不弃的义气。 知乎上也有人问过这个问题:“假如妻子患了尿毒症,丈夫到底该不该捐肾?” 网友@魚魚回答很现实: “我如果是妻子,我不会同意用丈夫的肾。因为,假如妻子生病不能劳累,丈夫是健康的,那很多事可以丈夫来做,不管是赚钱养家还是洗衣做饭。如果丈夫捐了肾给妻子,那么家里两个人都不能劳累,损失更大。我情愿丈夫是健康的,做这做那,我可以等另外匹配的肾源。” 事关生死,每一个选择,都不容易。 其实,不管是义无反顾救爱人的孤勇,还是综合考量顾全家的理性,都不该被骂,都值得敬意。 不齿的,是分明有能力握紧你的手却冷漠放弃,还冠冕堂皇为自己捞一个借口的人。 感情容得下坦率示弱,容不下又当又立。 4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 女友是妇科医生,有次对病人家属说了“局部假话”,是和一位宫颈癌女病人的丈夫沟通病情。 这是一对婚龄超过15年的夫妻,妻子刚刚确诊宫颈癌,已到中晚期,情况不好。 女医生做病情说明时,病人丈夫一直铁青着脸,不是伤心、难过、关切中的任何一种情绪,而是质疑。 果然不到5分钟他就不耐烦打断:“大夫,你只要告诉我这个病是怎么得的。” 女医生瞬间明白了他想了解的内容,稍微考虑了一下回答: “性行为混乱是导致宫颈癌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所有的宫颈癌都由于性行为混乱,这种病的成因很复杂,你妻子应该是其他生物学因素导致的疾病,你不要想太多了。” 男人明显松了口气:“我知道了。” 不知道他“知道”之后又会怎样对待他的妻子。 其实医生并不能从临床上判断是不是性行为混乱导致的宫颈癌,只能从直觉上判断,以及出于对一个患者的体谅,不让她受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 而一个女人在最低谷会受到怎样的对待,归根到底还是应了明兰那句: 与人相守,要看品性的最低处。 这一辈子,我们会遇见柳密花繁的复杂,柳枯花谢的绝望,柳暗花明的转机。 选对伴侣,才最要紧。 愿相爱的人都能不离不弃,一生周全。 *新闻部分来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广州日报、齐鲁网、湖南电视台《寻情记》。 本文配图选自电影《雪之华》《只有你》等剧照,以及相关新闻截图,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紫宸,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签约作者。资深编辑、媒体评论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榜原创top20作者,深度研究中国女性情感和社会心理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人脉网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