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人脉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人脉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脉网公众号

人脉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考虑“抵制北京冬奥”?德国奥委会主席怒批候任外长:不要太过分

2021-12-13 发布于 人脉网
仙剑4下载 https://www.xianjian520.com/pa4xz/

(原标题:考虑“抵制北京冬奥”?德国奥委会主席怒批候任外长:不要太过分)

(观察者网讯)据德国《图片报》12月5日报道,德国候任外长贝尔伯克日前扬言“考虑抵制北京冬奥”,新上任的德国奥林匹克体育同盟(DOSB,即德奥委会)主席托马斯·维克特(ThomasWeikert)4日回击贝尔伯克,直言“抵制冬奥”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让我把话说清楚,贝尔伯克女士不要太过分了。”维克特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抵制’从来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任何好处,这对那些准备了很长时间的运动员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据德媒介绍,维克特在上世纪80年代曾作为运动员征战德国乒乓甲级联赛,2005年至2015年间担任德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并在2017年至2021年11月出任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席。

在德国奥林匹克体育同盟12月4日举行的全体大会上,刚从国际乒联卸任的维克特以361票对56票的绝对优势,战胜德国击剑协会主席克劳迪亚·博克尔(ClaudiaBokel),当选新一任德国奥体同盟主席。

但值得注意的是,维克特虽然批评了贝尔伯克“考虑抵制北京冬奥”的言论,他却也效仿部分德国政客,污蔑中国存在所谓的“人权问题”,声称冬奥期间德国奥委会将“在能力范围内做出‘适当表态’”。

德国奥体同盟新任主席维克特(资料图)图自ICphoto

12月1日,德国候任外长贝尔伯克接受德媒《日报》采访时曾扬言,不排除新一届德国政府会“考虑抵制北京冬奥会”。她称新政府有“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一问题,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开展讨论。

贝尔伯克还告诉德媒,任内将采取更“强硬”的对华路线。她声称,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全球性问题的应对需要中国和德国相互合作,但德国在其他领域正面临中国的“系统性竞争”,德国将与所谓的“民主伙伴”团结以“捍卫价值观”。

此外,贝尔伯克还继续污蔑中国新疆存在所谓“强迫劳动”,声称要推动欧盟禁止进口新疆生产的商品。

德国候任外长贝尔伯克(资料图)图自ICphoto

对于部分西方政客炒作“抵制北京冬奥”的言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2月2日表示,少数国家鼓噪‘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不得人心,注定失败。个别政客炒作所谓‘外交抵制’,骨子里还是冷战思维在作怪,意欲将体育政治化,制造分裂,挑起对抗。这种做法不得人心,注定失败,只能让他们更加孤立,站到时代的对立面,站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对立面。

张军说,作为东道主,中国欢迎八方来客。至于有的人说不想来,我的回答是,你来,或者不来,北京冬奥会就在这里,必将取得成功。

延伸阅读:

谁在炮制"外交抵制"冬奥会的闹剧?美国国会政客是先锋

11月20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正考虑追随美国,“外交抵制”明年的北京冬奥会。随后,路透社等多家外媒转载了这一说法。

报道称,有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在幕后推动这一行动的人,是英国外交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不过与特拉斯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又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其没有发表观点。

英国首相府唐宁街10号则更为谨慎。英国路透社11月22日报道称,英国首相发言人22日表示,英国尚未决定派谁代表政府出席冬奥运,但首相约翰逊不支持抵制体育运动的做法。

信息乱,概念也乱。先不说信息之间的相互矛盾,啥叫“外交抵制”,恐怕报道的人也定义不清楚。

不过,无风不起浪,在这件事上,确实有推动相关“议程”的人。我们看一看是些什么人炮制了这场闹剧。

美国国会政客是先锋

这个话题引发关注,源于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1月18日在白宫回应记者关于冬奥会时的一句话。拜登在回答美国是不是会考虑对冬奥会进行某种抵制时说:“这是我们正在考虑的。”

但是,当地时间19日,当被要求提供相关的更多细节时,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回答又称,“今天没有新消息,这表明还没有最终决定。”她还表示,拜登会在什么时候做出决定,她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与白宫的含糊其辞躲躲闪闪相比,发出更大噪声的是美国国会的政客。早在今年2月,一些共和党人就在参众两院都提出提案,谋求更换冬奥会的主办国家。上个月,美国参议院两党议员又推出了一项提案,要求美国国务院不对参加冬奥会的美国政府雇员提供“支持或便利”。推动这件事的人是共和党人、参议员罗姆尼。

罗姆尼是2012年美国大选时的共和党候选人之一,在政治表达上经常摇摆。比如,在2002年担任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主席的时候,表示过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但在参加2012年大选的时候,又说只要胜选上任,就会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此外被点名的还有民主党人、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尔·华尔兹、共和党参议员科顿等人。

不知道这些人推动抵制冬奥,是认真的还是为了明年的中期选举塑造形象?

欧洲也是议会政客先挑事

在欧洲,欧洲议会在今年7月初通过了不具强制力的决议,呼吁欧盟及成员国的官员不要出席冬奥会。这个决议没有引起外界多少注意。

而英国这两天被关注,是因为在拜登模棱两可地回答记者提问后,五名英国保守党政客立刻跟风致信约翰逊,要求他禁止英国官方外交代表出席冬奥会。

那为什么会点名说英国外交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在幕后推动此事呢?这里我们说说特拉斯此人。

▲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资料图。图/新华社

特拉斯是近年来英国蹿升速度最快的政客。她2010年才进入议会,在短短11年里,就已经先后在教育部、司法部当主官,后来又当过环境与食品大臣、国际贸易大臣、外交大臣等重要职位。基本两年换一次岗。2014年她还在教育部工作时,访问过中国,主要了解为什么中国孩子的数学好,并邀请上海的数学老师到英国去“传道授业解惑”。

特拉斯是印太战略的积极支持者。特别支持美英澳三国安全机制。这或许是因为,只有支持这个机制,英国才能找到在印太地区刷存在感的理由,同时成为她的政绩。也有一些舆论认为,她已经成为未来英国首相的人选之一,前提是能刷出政绩来。

不管是不是特拉斯在幕后推动了此事,这倒是符合她目前的职位和政治人设。

多数美国民众反对“消费”冬奥会

有点尴尬的是,虽然美欧有一些政客在煽风点火,但多数民众并不买账。此前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反对抵制北京冬奥会。

美国奥委会的态度也比较明确。美国奥委会首席执行官赫什兰德早先在写给国会议员的一封信中说,“对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运动员抵制,不是地缘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案”,抵制奥运会“没有一个令人鼓舞的历史”。

赫什兰德还表示,“新一代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正在为代表美国参加2022年北京奥运会做着艰苦的准备。请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不应当在美国能否参加奥运会的不确定性的笼罩下进行训练。”

美国奥委会主席苏珊·莱昂斯也表示,不支持运动员抵制冬奥会。

所以,想消费“冬奥会”的那些西方政客得不到他们想获得的政治利益。再进一步讲,西方政客来不来,本来也不是冬奥会成不成功的标准。推动“外交抵制”冬奥会,注定是没有多少人喝彩的闹剧。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人脉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人脉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人脉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人脉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