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P1LEC9T0552ES0E.html 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近日,出血热相关话题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对于什么是出血热、出血热如何传播、吃草莓是否会得出血热等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小部分人发病。病死率约为1%。人不是传染源,一般认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不人传人。 据了解,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大国,全球90%的病例发生在我国。中国最早于1931年发现本病,1956年将其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多数地区每年有程度不同的发病或流行。按宿主鼠种不同,肾综合症出血热可分姬鼠型(由黑线姬鼠等传播)和家鼠型(由褐家鼠等传播),姬鼠型病情较重,发病高峰季节为秋冬季,家鼠型相对较轻,发病多在春季。 北京市疾控中心还提醒,北京地区以家鼠型为主,近几年每年发病人数均在10例以下。 典型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是怎样的?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感染汉坦病毒后,80%以上的人都会显性发病。典型病例有五期临床经过,即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症状及肾脏损害等。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一般将头痛、腰痛及眼眶痛称之为“三痛”。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充血常见于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即“三红”。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仅有发热等轻微症状,易与感冒混淆。 目前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异效药物,多为支持性治疗。只要病人做到“三早一就”: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及就近治疗,多数人预后良好。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方式主要有三种: 1、由带病毒的老鼠传染给人: (1)老鼠咬伤人皮肤或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了人破伤的皮肤粘膜。 (2)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食物。 (3)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尘土扬起时,吸入人呼吸道。 2、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人。 3、母婴垂直传播。 潜伏期通常为7-14天,也偶见短至4天或长至2个月者。 对于普通市民如何预防肾综合症出血热,北京市疾控中心给出了五点建议: 1、灭鼠防鼠: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以啮齿类动物传播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灭鼠防鼠是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成功经验与主要措施。在农村要借助村委会力量,在城市要紧密依靠社区,科学有效地使用国家许可的化学药物灭鼠。 2、清洁环境: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居室干燥和通风、床下不放杂物和食品;及时清除积存垃圾;灭螨、防螨。不要给老鼠提供滋生空间,杂物间定期清理;清洁过程中注意戴好口罩手套,做好消毒。 3、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杜绝病从口入;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鼠污染,切勿暴露存放;不吃被鼠啃咬过的蔬菜、水果等食品。 4、在野外必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或螨类叮咬。 5、接种出血热疫苗。我国研制有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人脉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