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人脉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人脉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脉网公众号

人脉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昔日“陡石塔”今日“旅游村”

2021-12-25 发布于 人脉网
沈阳房产抵押贷款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位于长江北岸,历史上是重庆四大水路驿站之一,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驿站古巷。铜罐驿镇下面有一个村子,原来叫陡石塔,现在叫英雄湾,村里有早期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人周贡植故居、巴县一中旧址等红色资源和一些古建筑,新建的重庆乡村振兴学院就设在修复后的巴县一中老校舍内。最近,随着乡村振兴学院各类公益培训陆续开班,村子里又响起了上下课的铃声。

“以前村里村外全是坡坡坎坎,叫‘陡石塔’很贴切。城乡统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政策实施后,村里变化大、村里人变化也大,叫‘英雄湾’更贴切。”60多岁的村民袁光财说。

2019年,九龙坡区启动大英雄湾美丽乡村建设,还专门制订了英雄湾村乡村振兴规划。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信用部、房宅合作部、土地合作部和消费合作部,探索通过“住商融合”的“共享庭院经济”促进乡村振兴、乡村环境修复提升、农文旅商融合,统筹管理闲置的土地、资金、房屋和劳动力资源,实现以“薪金、租金、股金、福金、利金、奖金”等“六金富民”。

村里的路变了,人行道铺上了条石和透水地砖,机耕道也全部硬化了,不管走到哪里都没“陡石塔”的感觉了。村里的房屋变了,5个传统院落改造的几十栋民宿变成了乡村客栈、养老社区和野外营地。村里建起了2000亩农业公园和全季节、全天候种植,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的重庆主城近郊“鲜食基地”,还实施了历史文化名村核心区综合提升工程。一些老旧民居增加了青砖砌筑的阳台和院落围墙,在木质结构的顶楼铺设了传统工艺的灰瓦,整个村庄平添了几分古朴的风味。

村民王少杰家的房子,已经由平房改造成了传统田园风的楼房。楼房分成了居住区域和营业区域,主人家居住的区域朝着田园,营业区域朝着新修的公路,楼板和墙壁都做好了隔音。王少杰和一些村民已经流转土地,除了每年收取固定的土地流转费,大家还可以到“鲜食基地”上班。据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介绍,农户流转闲置土地经营权,第一年户均年收入直接增加2万元,以后每户每年租金收入将不少于5000元。村民王中术流转土地后,常年在“鲜食基地”上班,他说:“这些年在外面四处打工,没想到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当上收入稳定的‘农业工人’。”

今天的铜罐驿和英雄湾,山更青天更蓝水更绿。村里的樱花大道和陆续推出的稻香云海、跌级花海等21个“网红打卡点”,已经串联成一条集农耕体验、农业科普、民俗观光、亲子游乐于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线。依托周贡植故居等红色资源和铜罐古镇等人文生态资源打造的周贡植故居核心区、红色革命体验路线、红色院落体验基地、红色教育研学基地,每逢节假日更是人流如织。仅在今年1至7月,就接待旅游观光近50万人次。

已拥有重庆市历史文化名村、生态文明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的英雄湾,今年8月又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4日 10版)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人脉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人脉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人脉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人脉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