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觉得,我还能更新推文,太不容易了…… 为啥?全国是不是只剩下深圳,还没开学了? 本来是周一就要开学了,因为疫情反复,上周教育局“暂不返校”的通知一发出来,我的朋友圈瞬间——炸了。 一边想哭,一边看着这些图又忍不住哈哈乐,有才,太有才了: 尤其深圳卫健委这张,不能再形象了……想塞给学校,人家——不收啊 心塞的不只如此,好不容易等来这周老公有假,我们早就谋划着,正好孩子也开学了,我们出去玩几天,我周末正好有活动要去厦门,可以一路往那边逛吃逛吃…… 然后不仅是孩子开不了学、我们得天天做核酸不让随便出深圳,就连天气都来凑热闹,整个广东迎来了最冷的冬天; 放眼放去全国也几乎没有艳阳高照的地儿,这下真的只能家里蹲了。 从开学到开不了学,从能出去玩玩到没法出去,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越大,心情就越沮丧。 那就安心当好父母吧,小叶子的老师发来了一周居家建议时间表,每天上午、下午、晚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安排得特别丰富。 倒不至于特别满,只是都完成的话,很明显家里得有人陪着、提醒、纠错啥的,爷爷奶奶一般不承担这功能,我就在想,还好我俩这周都在家,这要是“双职工”,得多难啊。 真的有朋友,不得不带俩孩子上班去的……唉…… 小叶子的班级还特意开了线上沟通会,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各科老师都来给孩子们加把劲儿,提醒一些注意事项。 我没想到当晚的亮点会在心理老师这…… 她正微笑、端庄、镇定地说着,“疫情反复、孩子上不了学,家长难免焦虑、烦躁……”只见她的娃(目测上幼儿园)扑上身,“妈妈、妈妈”地叫。 老师表情瞬间就从微笑变得不淡定了,孩子咋进来了?一开始她还尝试轻轻推开孩子,想使个眼色对个口型叫他离开,结果孩子叫得更大声了…… 然后——老师被迫下线。 哈哈哈哈,实在是太写实了,我不厚道地笑了…… 相比前面纯讲“不要焦虑”,这要更真实、也更有力量嘛—— 心理老师也是妈,也会边工作边被孩子打扰,咱要是被孩子惹得烦了生气了啥的,多正常啊,哈哈。 敢于成为并展现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人,比成为一个优秀的完美的“假人”更需要勇气也更强大。成就让人欣赏,但脆弱产生连接呀:) 天气不好,接下来的这几天,我们一家6口几乎天天腻在一起,我也没有去工作室,简直又一个春节的感觉。 我想起了我在香港的好友小瓶子写的文章,香港最近每天确诊都几千人,她和家人、孩子也都只能窝在家。 面对扑面而来的不确定,她连接到了《当幸福来敲门》故事原型克里斯.加纳在一次活动上和她的对话。 “他说,他年轻时带着孩子到处流浪,等孩子长大后,我问孩子,他却不觉得那些年有多苦,因为我一直陪伴他身边。” 是啊,孩子不上学、我可以在家、老公正好也放假,仔细想想,我们一家这么多人能腻在一起的时间,除了春节、长假,真的也不多了呢。 往好了想,这也是“偷来的假期”啊。这种和孩子能腻腻歪歪的时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而且,我们也可以更“灵活”啊: 平时考虑到孩子的视力,家里是不怎么开电视的,这些年下来,电视好像更多是个摆设,爷爷奶奶有啥也习惯看自己手机了,全家几乎没有凑一起长时间看个剧什么的。 但过去的这几天,我们在一起刷——《人世间》,跟着哭,跟着笑。 一家子都是东北人,看这个剧我不断算着哪一年我负几岁了、正几岁了,和公公婆婆讨论他们经历的那些年代,想起家里亲戚在时代下的个体命运,老公也不时插上几嘴—— 孩子们呢,就在客厅跑跑跳跳,偶尔瞄上几眼,需要我们时,我和老公心照不宣,优先老人一直能看剧,我们轮流陪玩陪学,或是伸个胳膊他俩就自动玩起打地鼠 ——也是一种连接啊。 就像里面郑娟说的,“孩子的一生是一生,那我们的一生,就不是一生了?” 疫情开不了学固然多了不少事儿,也不一定围着孩子转就是唯一的选择。 重要的还是一个又一个当下。 努力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全家人能“连接”在一起的前提,有了连接,作业晚点没啥,工作进度慢点也没啥,都不是什么灾难性的后果,也都有能量补回来的。 咱不也拓展技能了吗?在全国孩子都开学之际,深圳的妈妈们,你们很行! 截图来自“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留言 一起加油啊!也愿山河无恙,疫情早日过去,大家都平平安安。 不多说了,我去捅喉咙了 —END—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吉吉:mancz003 MONARCH plus研究中人口统计学是什么样的 https://www.lillymedical.cn/zh-cn/answer/103359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人脉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