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软文发稿 来源:黎兜兜 “你见过花盛开到枯萎的过程吗?” 盛放期过后,花朵逐渐失去鲜活,花瓣的边缘微微卷曲、泛黄; 接着,花瓣因干枯而开始萎缩,泛黄处有些发黑,整个花冠毫无生气地垂着头; 最后,花朵连同绿叶枝干变得黑皱干瘪,轻轻一碰便脱落了下来。 到这,这朵花短暂又绚烂的生命就结束了。 某种程度上说,在花开得最美丽的时候,也是它走向凋零的时候。 是不是很像爱情? 刚开始时最美好,往后都是在走下坡道。 最近院线电影里很难得的出现了一部高分爱情片——《花束般的恋爱》。 几乎每个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自己。 没有大起大伏的情节,它只是将一段爱如花开、盛放、凋零的故事平铺展开,却真实得让人无所适从。 《花束》就像一把扎进心头的温柔刀,让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爱情的冰冷真相。 适合恋爱的人,不一定适合结婚。 《花束》的前半段,甜得就像一颗糖。 爱情的开始,是命定般的相遇。男主小麦和女主小绢,穿着一样的小白鞋,一样错过了末班车。 熟悉彼此的过程中又发现,他们是彼此百分百合拍的人。爱看同一个作家的书,会为同一个漫画情节处落泪,连选择告白的时机都一般无二。 很快,他们决定同居生活,一起养猫,一起做他们喜欢的一切。 契合的灵魂,有性,也有爱,这样的完美爱情,结局毫无疑会步入婚姻,走得长长远远吧? 然而,电影后半段的故事警醒了我们:陪伴灵魂,和陪伴生活,是两回事。 当小麦开始为了生计奔波,两人的感情也在精神疏离中慢慢变淡。 两个人从无话不说,到后来连吵架都吵不起来。 哪怕是doi的时候,都已然没了感觉。 完美爱情的男女主也没逃过现实的蹉跎,躲过分手的悲剧。 观者未免有些唏嘘,但又觉真实。 这似乎是很多社畜情侣都面临过的困境。 当两个人必须要面对鸡零狗碎的生活的时候,很多东西就变质了。 最后才发现,性、爱情和婚姻,三者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性是肉体生活,遵循的是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的是理想原则。 而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一个只会爱你的伴侣,并不是幸福的最优解。 在婚姻里,我们要找的,不仅是可以同甘的人, 更要是可以共苦的人。 步调不一致的关系,只有两种结果 《花束》有一句经典台词,是小麦在表白时对小绢说: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和你维持现状”。 可惜,爱情里最难的,就是维持现状。 人生不是只有爱情这一关卡。 随着时间的流动,每个人身上的责任、任务都在不断叠加。 说要“维持现状”的时候,小绢和小麦还只是不需要为生活发愁的学生情侣。 等到毕业后发现,每个成年人都需要应对生活压力,需要在理想和现实里做出取舍。 于是,小麦放下了手中的画笔,成了一名拼命工作的社畜。 而小绢放弃了会计工作,守着自己的的精神世界,继续追着他们曾经共同喜欢的文学作品。 一个认清了现实,一个坚持着自我。 其实谁也没有错。 只是不一样的人生选择,却导致两个人的步调开始变得不一致。 小绢想看期待了很久的《牯岭街》,小麦却说工作没时间。 小绢分享他们都喜欢的作者的书,小麦却拿起成功学的书。 渐渐地,“不一致”变成了“分歧”,“分歧”又演变成“矛盾”,最后就成为“分手”的原因。 现实中,不同频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在很多情侣身上。 因为一方工作太忙,另一方觉得缺失陪伴;因为一方追求更高的职业目标,一方喜欢安逸舒适,两个人越走越远;因为一方太优秀,另一方患得患失感到自卑…… 残酷的是,弥补不同频产生的差距,并没有两全的解决办法。 它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只有两种答案: 一种是后者奋起直追,因为走在前面的人不可能再回原点。 而另一种就是放弃,成全彼此。 爱的感觉,会消失。 小麦和小绢的恋爱跨越5年之久。 这其中,没有负心人,没有第三者,没有疾病车祸,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阻力和干扰。 它展现了一段更普世的恋爱过程:爱是怎么产生的,爱又是怎么消失了。 这也是《花束》戳中了许多人痛点的地方: 有些情过着过着就淡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不需要任何理由。 《花束》里男女主分手那一段,可谓赚足了观众眼泪。 小麦跟小绢说,哪怕将来没爱情,也宁愿结婚一起生活。 这一段值得我们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激情和爱意注定会消失,你还会选择结婚吗? 小麦和小绢的选择,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两类人的婚恋观: 现实主义者自降标准,理想主义者绝不将就。 这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在爱情的语境里,理想主义者完胜。 可在现实婚姻的语境里,大概是现实主义者更胜一筹。 说到底,爱就是一种“感觉”。 年轻的小绢和小麦以为,爱就是相互吸引,彼此契合。 但只靠“感觉”维系的爱,并不牢固。 因为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得到这种感觉。 每当遇到挑战时,“感觉”也很容易消失。 所以,那些走得长久的爱,更像是一种责任。 需要共同分担,需要相互让渡,需要彼此牺牲。 就像有句话是说的那样: “真正的爱一定不是瞬间的感动或心动,而必然是恒久的一种委身。” 虽然《花束》讲述的是一个伤感的故事,但影片的结尾却给了一个令人宽慰的结局: 小绢和小麦没有收获圆满的爱情,但却各自成为了变成更好的人。 再次重逢的两人背对背默契挥手告别。 如徐志摩说的那般:“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这也是为什么,《花束》最后留给我们的宽慰多于伤感。 虽然爱情经常以遗憾结尾,但我们可以借这些遗憾,去学会如何爱自己爱他人。 爱情的底色,是成长。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段话: 在爱情里,或许我们都是夜幕降临后,在一片汪洋上航行的水手,而我们的爱情,就是前方的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可是我们都不能保证这座灯塔不会熄灭。 万一它熄灭了,我们会面对短暂的迷失。 但不要害怕,调整呼吸,眺望远方,你会发现在更远的地方还有一座灯塔。 那座灯塔就叫做“更强大的自己”。 那才是我们最终的方向。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人脉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