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人脉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人脉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人脉网公众号

人脉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我们的新时代】野生动物多了 生态环境好了

2022-04-06 发布于 人脉网
剧本杀是什么意思 https://www.td010.com

【我们的新时代】

讲述人: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青海生态摄影家葛玉修

从事环保志愿活动20多年来,为了追踪了解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生态活动,我先后268次前往青海湖,25次走进三江源,15次远赴可可西里无人区,行程16万多公里。

背着10多公斤重的摄影器材,我有时在高海拔地区艰难跋涉,有时在山区的泥泞小路、大片的沙漠戈壁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我掉进过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冰窟窿,遭遇过狼群的环伺,甚至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每当拍摄到野生动物的生动画面,我就觉着再苦再累也值了!

有媒体称我是“中华对角羚之父”,因为1997年11月我拍摄到了世界上第一张中华对角羚的照片,当时中华对角羚在全世界只有200多只,比大熊猫数量还要少。我越了解,越觉得它们需要更多保护,不能光欣赏中华对角羚的美丽,还要呼吁更多的人保护它!

单靠我个人的呼吁远远不够,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尽心尽力保护它们。

今天,中华对角羚数量已经增加到3000只,由“极危”下调为“濒危”。别看只变了一个字,其中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啊!

野生动物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野生动物多了,就代表生态环境变好了,我也用相机记录着这些变化。你看,原来光秃秃的山上现在绿树成荫,以前我们蹲点好几天都拍不到的中华对角羚,如今在青海湖畔悠闲漫步,还有雪豹这样的旗舰物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镜头中。

2021年我被生态环境部聘为特邀观察员,这是极大的荣誉和肯定,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力量,在600多场生态公益演讲的基础上,继续传递环保理念,用影像保护自然。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小外孙也成了小小志愿者,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等我长大了,要像姥爷一样,成为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生态环境的专家……”

(光明日报记者万玛加、王雯静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4日 01版)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 人脉网
    1970-01-01
人脉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人脉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人脉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人脉网 X1.0@ 2015-2020